色综合色综合色综合色欲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A片免费播放_曰批免费视频播放免费_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

宜兴生态环境局

网站首页 政府信息公开 互动交流
宜兴生态环境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动态
守护太湖水 唱响太湖美
来源:宜兴生态环境局 时间:2025-09-17 08:30:18 浏览次数: 字号:[ ]

菱角、苦草、狐尾藻……这些看似普通的水生植物,正在我市东氿的水底悄然编织一片500余亩的“水下森林”。它们不仅是水生态的“净化器”,更是入太湖水质的“守护哨兵”。

近年来,我市通过生态修复持续改善水环境,在西氿、团氿、东氿陆续构建起数千亩“水下森林”,成为涵养太湖水生态的重要屏障。而今,东氿水域再度扩增500余亩沉水植物区,为通往太湖的水质提升注入新的自然动力。

一、三氿清源  守护太湖“半壁江山”

西氿、团氿、东氿,作为太湖西岸重要水系,自西向东汇入太湖,其水质状况直接关系太湖整体水环境。据统计,这三氿约占太湖西岸入湖水量的50%,堪称太湖水质的“咽喉之地”。而东氿作为入湖前的“最后一站”,其水质状况更是至关重要。如何持续提升东氿水质?打造“水下森林”被证实是增强河湖自净能力、提升“免疫力”的有效解法。今年4月,市公用环保集团启动东氿“水下森林”项目,通过科学种植沉水植物,为东氿安装上了一套天然的“绿色净化器”。

二、三区共建  构建立体净化网络

该项目并非简单种水草,而是基于不同功能精准划分三大区域进行系统生态修复:

东氿核心区——阳光100、青墩公园及陶都半岛周边308亩的区域重建沉水植物群落,种植多种适生沉水植物,增强水域自净能力;

入湖生态净化区——洪巷港入河口处247亩区域,重点种植菱角等植物,对流入东氿的水体进行初步净化,拦截和降解污染物;

支浜生态强化区——洪巷港支浜区域建设11亩生态净化区,进一步完善东氿水系生态净化网络。

三、科学选种  生态与经济兼具

项目注重植物搭配的科学性与生态功能,通过苦草、狐尾藻等沉水植物的立体组合,形成多层次净化体系,提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韧性。这些水生植物不仅能够改善本地水质,还能在上游来水经过时发挥净化作用,如同在水下设立了一道道“绿色哨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项目还选种了菱角这类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水生植物。菱角能够有效吸收水中氮、磷等营养物质,减轻富营养化,抑制蓝藻生长,实现“以生态养生态”的良性循环。

四、水清景美  绘就水下生态画卷

东氿水下森林项目坚持“水质净化与景观营造并重”的理念,待“水下森林”长成之后,东氿水体透明度将提升至1米以上,水下植物与岸边绿化相映成趣,形成“水上有景、水下有林”的立体生态景观。更重要的是,大量经过深度净化的水将源源不断流入太湖,进一步促进太湖整体水质提升。该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届时将为周边居民和动植物营造更优良的生态空间。

一片“水下森林”,就是一座水下净化厂。宜兴正用自然的方式,为太湖注入更持久的生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