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工作
是一项饱含温度的“朝阳”事业
是一项牵动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
2025年“六一”期间,市民政局在全市民政系统部署开展“宜爱童行 筑梦未来”主题活动,通过举办一次儿童主任技能竞赛、开展一次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开展一系列儿童关爱活动、开展一系列探访慰问行动、开展一系列残疾儿童康复帮扶服务、开展一批“微心愿”服务项目等“六个一”主题活动,营造关心关爱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六一”前后,全市集中摸排各类儿童536名,对存在特殊困难的儿童及其家庭开展重点个案关爱帮扶31例,以节日礼包、微心愿等形式为436名困境儿童送上节日的祝福,各镇(街道)未保工作站组织开展关爱服务活动57场次,覆盖儿童1011名。
近日,由丁蜀镇未保站、妇联、团委主办,画溪社区未保站、南河社区未保站承办的“小手捏甜蜜・非遗‘绿’童心”活动,在陶二厂温情启幕。活动现场,社会妈妈、陶艺家与小朋友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非遗传承与浸润书香交融的欢乐盛宴。
书香润童心,励志伴成长
活动以书香与励志故事开篇,浸润童心。宜兴市陶瓷行业协会女陶艺家分会秘书长徐曲老师分享家风家教故事,如潺潺溪流诉说家庭温暖,向孩子们传递良好家风;夏丽老师带来《树孩》阅读分享,用温柔嗓音带大家走进奇妙自然世界;弘唐阁弘唐茶舍主理人管文晶老师,则为孩子们讲述了庞众望——一个出身贫寒却凭借坚韧毅力考入清华大学的少年故事,让现场小朋友们深受触动,眼中闪烁着对“奋斗”与“希望”的光芒。
甜蜜 “食” 光:小手捏出大快乐
非遗文化是民族瑰宝,宜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花木兰食品加工厂创始人黄文玲老师现场化身 “甜蜜导师”,为孩子们揭开传统绿豆糕制作技艺的奥秘。她从选材、泡豆、蒸制到研磨成泥的工序娓娓道来,特别提到“非遗绿豆糕讲究‘低糖少油、入口即化’,就像传统文化一样,经得起时间推敲”。孩子们围坐在摆满绿豆粉的桌前,一边听着黄老师讲解,一边盯着模具里的“小老虎”“小花” 图案,早已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小手。
“先把面团揉成小球,再轻轻放进模具里……”在社会妈妈和老师们的指导下,小朋友们化身“小小糕点师”,专注地揉面、包馅、压模。有的孩子把绿豆糕捏成歪歪扭扭的“爱心”,有的印出清晰的“小花”纹样。当一盘盘形态各异的绿豆糕新鲜出炉,清甜的豆香弥漫全场,孩子们迫不及待咬下一口,笑着说:“自己做的比糖果还甜!”
爱心传递:甜蜜与温暖同行
活动尾声,承载着祝福的“爱心大礼包”送到了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手中。礼包里不仅有文具、书籍,还有孩子们亲手制作的绿豆糕——这份带着体温的甜蜜,是童真与关爱的双重传递。接过礼包的孩子轻声说:“我要把糕点留给奶奶尝”,简单的话语让现场洋溢着温暖与感动。
此次活动在欢笑与温情中圆满落幕,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在非遗体验中触摸到传统文化的温度,在励志故事中汲取成长的力量。未来,我们将继续以 “非遗 + 公益” 为纽带,让更多孩子在文化浸润与社会关爱中向阳成长!